精釀啤酒文化從08年進入中國,到現在馬上15年了。也曾火過好幾年,卻也在疫情重壓、價格敏感、達到了35%以上的年化閉店率。從行業角度來看,精釀啤酒正在經曆冰與火的淬煉,對許多品牌和商家來說,要吃到“蛋糕”並非易事,一不小心就會淪爲“炮灰”。2023年,精釀還值得入局嗎?
精釀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
在很長一段時間裏,消費者都只能喝到大衆化啤酒。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分級,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從供給型轉變爲享受型,變得越來越個性化、多元化,人們在不同的場景、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人會想喝不同的酒。但中國的啤酒市場上並沒有提供更好的産品去完善不同的場景,市場供給與消費需求並不匹配。精釀啤酒出現彌補了這個短板。
年輕人作爲精釀消費的主力軍,追求的是“適口性”、“輕松”、“微醺”,在放松的環境下實現微醺,但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生活。在工作中的社交局,需要一點酒精開場但又不至醉,會想要喝一些低度的啤酒;在親密朋友歡聚的場景下,追求酒精帶來的微醺,甚至會主動追求醉酒的快樂,會傾向于選擇相對偏高度的啤酒;有些健身人士會要求喝無糖啤酒、無醇啤酒等等。以消費者需求爲中心,精釀品牌不斷將産品結構細分化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。
精釀市場仍舊處于初期發展階段
2013年中國啤酒产量到达高峰后,进入放缓乃至下滑阶段。精釀啤酒市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,在啤酒高端化趋势下,精釀啤酒消费量以惊人的幅度扩容,增长率居高不下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仅以“精釀啤酒”为关键词检索企业,仍保持存续/在业的企业共7998家,其中于近5年(2019-2023)成立的企业数量高达6179家,近1年内成立的企业数量为1700家。精釀啤酒市场尽管尚未形成领军品牌,但发展如火如荼,入局者不断增多。预计2025年,中国精釀啤酒消费量可达到25亿升,同比增长近30%。目前中国精釀市場仍舊處于初期發展階段,市场销量占比仅仅3%左右,对比美国精釀啤酒近20%的市场份额,存在较大差距。面对消费者汹涌的需求,中国精釀啤酒堪可谓一片蓝海,存在更多的可能和机遇。
精釀啤酒新的銷售渠道
隨著互聯網的普及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及先前疫情的影響,即時零售“即需即得”的特性得到消費者認可,使用即時零售平台購買啤酒的需求逐漸增加。在常規電商配送難以企及的夜間時段,即時零售無疑爲人們增加了更多場景的選擇余地。
此外,在消費者未來傾向的飲酒場景中,由于疫情防控放開,居民出行、戶外活動需求恢複,露營野餐、音樂節、賽事成爲刺激啤酒消費的新場景。
進入2023年以來,不斷有投資入局精釀啤酒,與以往不同的是,精釀啤酒之前在一二線城市發力,今年的精釀投資更加傾斜于下沈市場。精釀啤酒進入下沈市場是品牌主動尋求突破的表現,也意味著在消費端正由小部分的忠實擁趸裂變爲更廣泛的大衆消費。在下沈市場裏,有著大批對精釀啤酒有需求的優質客群,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在這裏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,精釀品牌走出頭部品牌的概率有望得到放大。在海倫司近年新開的店面中,更是打破以往標准化的酒館模式,探索酒館大排檔模式,走向多元化創新。
後疫情時代到來,精釀啤酒仍然是投資入局的當紅辣子雞,行業處在高速發展階段,只有不斷適應變化,不斷突破創新,精釀啤酒品牌才能找到適合自身成長的最佳路徑,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品牌的塑造。
當然,對于剛剛入局或想要入局的新人來說,需要保證自己能在市場中存活下來,不斷增強消費者對行業的認知度,再去擴大市場布局。
咨詢熱線
0531-8816-1566